泽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首经典读书小诗,作者竟然是臭名昭著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在我们只要读书的年纪,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读书很累,会想方设法的逃避读书,在我们后面就是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引导和劝说。

到我们长大了,才明白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很多,但读书是很多的寒门的唯一途径,虽然这条路很长很难走,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必定有所收获。

从古至今,一些劝学诗句俯拾皆是。比如“书中自有*金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都是我们常常念叨千古名句,也是希望我们在最好的年纪,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怕吃苦而荒废学业。

我也曾偶然间在书本上看到一首非常不错的读书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读书灯

半窗寒雨夜深深,烧断兰膏一寸金。

莫笑十年尘壁上,也曾明破圣贤心。

这首诗描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半窗寒雨夜深深,烧断兰膏一寸金”,一副日以继夜,悬梁刺股,寒窗苦读的画面呈现给读者。

兰膏,是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焚膏继晷就是不浪费一分一秒夜以继日地学习。

全诗把作者那刻苦学习,求知若渴、希贤慕圣的读书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单单从这首诗来看,会让人误认为作者是一位寒民学子,在艰难的环境下发愤读书,刻苦学习,但当我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是错误的。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弘范,如果有了解的人就知道他非但不是寒门子弟,还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张弘范祖籍河北定兴,属于燕赵之地。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在赵宋“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无耻约定下,这一块区域的子民早被赵宋抛弃给了金国统治数十年了。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是金人统治下的汉人,他在金国衰亡期间,这个豪爽的汉子发展地方武装,成为小*阀。在年的时候,作为金国人张柔奉命与蒙古*交战,战败被俘投降了蒙人,后来在连年征战中,积功累进,封蔡国公,为蒙古*中的头号汉人大将。

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子,出生于张柔投降蒙古人的二十年后,即年。此时金国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张弘范既不是金人,也不是宋人,而是蒙古汉人。

有个地位不错的父亲,张弘范的成长环境肯定不会差,习文练武都能有很好的资源。张弘范正二十岁时,文采就已经很出众了,诗歌也写得很有特色,这首《读书灯》就是当时所写。

不仅如此,他还是骑射能手,而且最善于马槊,所以这一年他参*入伍了,当然不是汉人*队,而是参加了蒙古人的*队。

在*队张弘范不避艰险,屡立奇功,并且赏罚分明,很快就吸引了忽必烈的注意,被任命为行*总管,在战争中俨然成了一颗*中新星。

年,忽必烈的目光投向了南方的赵宋,发动大*南下攻宋,作为他的爱将,31岁的张弘范佩戴着忽必烈给的金虎符也是将领之一。

这位身上流淌的是华夏血统的蒙古人张弘范,他统兵南下,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克樊城、下襄阳,俘襄阳守将吕文焕。

张弘范凭此不世功勋,受到了忽必烈“赐锦衣、白金、宝鞍”等奖励的荣誉,风光一时无两。

接下来忽必烈再次下令攻宋,张弘范再次为先锋,襄阳顺汉水而下,东赂、郢西(今湖北钟祥一带),南攻武矶堡,准备直扑临安(今杭州)。

“磨剑剑石石痕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这首“豪迈”的诗,就是他南下饮马长江时所写。

在与赵宋的战争中,张弘范破打败张世杰的水*,在潮州五坡岭又生擒宋相文天祥,如此战绩,换来了忽必烈送来亳州万户的证书、拔都称号,这在蒙语里是勇士的意思。

年,张弘范带领元*与宋*在崖山展开了大战。混战几天后,宋*被打得七零八落,南宋丞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残余的南宋*民也纷纷滔海殉国。

崖山海战的结束代表汉人正统的南宋*权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有着汉人血统的张弘范成此“大功”,激动异常,效仿西汉冠*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壮举,让人在崖山岩壁上刻上“张弘范灭宋于此”一行大字,标榜自己的此番战争的“丰功伟绩”。

张弘范作为一位流淌着汉人血统的元人,有人气不过他的厚颜无耻,就在这几个字前添了个“宋”字,于是这行字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千古功错后人论,如此一来,就意味着张弘范永远得不到汉人的原谅,那臭名昭著“大汉奸”的名号,也一直会流传下去。

不过他自己应该不以为意,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将自己当作是汉人,即使他学华夏文化,写中国诗,而且还写得不错。

大家认为觉得张弘范算是汉人的叛徒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辛弃疾醉后撒酒疯写下一首妙作,风趣幽默,读完却让人笑中带泪

辛弃疾看到百姓祭拜异族君主,心中悲愤写下一首词,堪称千古佳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