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诗有:唐寅《言志》、王昌龄《从*行》、张九龄《感遇》、白居易《新制布裘》、李白《春日醉起言志》、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文天祥《过零丁洋》、曹操《龟虽寿》、丘为《左掖梨花》、李清照《夏日绝句》。
唐寅《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译文: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来路不正的钱。
分析:此诗描写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的生涯之志。诗中平铺直述,诗中平铺直述,开门见山,不仅表明了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
王昌龄《从*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分析: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张九龄《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分析: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白居易《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译文: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分析:此诗描述了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由此推己及人,慨然以救济天下寒人为己任,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译文: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分析:。此诗写作者融化在酒的温柔乡,在醉意朦胧中,以新的眼光发现新的天地,躲避在自然与音乐的宁谧之境,用及时行乐的洒脱姿态来化解失意,隐含了作者对丑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全诗语言流丽酣畅,虽然深受陶渊明诗风的影响,但保持着李白自己的风格。
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译文:一路清道,渡过河阳笳声齐发,直上太行。火把引路,鸟道通明,铁骑相衔,崎岖绕行。白雾把沟壑掩盖住了,红霞使曙光格外辉煌。山润泉水被冻成各种美丽的造型,山木枝干上缀满着白霜。农夫住茅草房,砍柴人穿野麻粗布短衣裳。宣传唐朝国策,看望慰问地方长老,敦劝人民勤奋劳作,努力男耕女桑。德行不厚,远不如古代先哲,运等谋划,要以先皇为榜样。要不是今天来宣讲国策,就不会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了。
分析:诗中前四句描写自己以皇帝身份重上太行山时的成严场面和愉说心情‘;第五至八句描写登上太行山后所看到的自然景色;第九至十二句叙述诗人察访民情,劝农耕的经过,表达了他和太行山人之间的特球感情;最后四句抒写了自己励精图治,建立盛唐的决心和信心。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对偶等多种修手法,使诗情画意更形象、生动、有力。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分析:该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分析:诗中作者自比为老骥,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有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他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雄心壮志。
丘为《左掖梨花》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译文:梨花自然比白雪艳丽,清冷的样子也赛过雪花,它散发出的香气一下就侵入衣服里。春风请继续吹动它的花瓣,希望这美丽的花朵能飘落在皇宫大殿的玉石台阶上。
分析:这首盛唐时期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花的优点,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能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春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欣赏梨花的,用春风来比喻君主,也不是生僻的用法,使君主显得亲切了许多。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分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