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趣说镇安寻找ldquo鼎应寺碑 [复制链接]

1#

寻找“鼎应寺碑”

《龙陵县地名志》对“旧寺顶坡”这样注释:“因原山坡顶部有座寺,失修已废,只遗旧址,……海拔米,东至拱洞中岭岗小路,南至拱洞河,西至黑水河,北至小岩子洼子。”

某日,闲游至镇安八零八村坡头小组,慕旧寺顶坡之名冒小雨入山,几番周折,寻到一碑(碣),斜倚旧基垒石上,已被紫茎泽兰掩没。及时除去杂草,借雨水冲刷干净,这时,天开始放晴,碑一下亮了,字迹凹呈。

从碑文信息可知,此旧寺名为“鼎应寺”,大殿修于年,因民间集资,百姓生活艰辛,加上后来日寇入侵,一直没有修造佛像,搁置了二十年,所以成了“旧寺”。直到年(龙陵打退日本人的第三年)才开始装塑“金像”,并于年完工并立功德碑。访问当地老人,都说是没有人记得,可能有几百年了。这些话我暂且存疑,回来查我年在云南省图书馆手抄《龙陵县志》(民国六年)相关内容,并无“鼎应寺”记载,但拱洞,小岩子等地名都已在《民国龙陵县志》上出现。所以凭推测判断,此寺虽“旧”,但必在年之后。

解放后,由于大家共知的原因,这寺也不能幸免,佛像被背到各地支砌挡墙或做基石,木料被拆去修单位用房,碑被抬去做井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人们逐渐恢复一些民间信仰,有拱洞邱某,集得一点善款,在“旧寺”原址盖一简易房,坡头村民也将碑抬回去。因香火旺盛之故,有不小心者失火,简易屋柱被烧,随后小屋坍塌,近两年,由于疫情,避免集聚,兼有其他各种原因,现在的陶“鼎”佛位,皆露于旷野,尽被野草掩没,深藏林间,确实难寻。

附:鼎应寺碑

鼎应寺装塑金像募捐功德小引

盖闻:莫为之前,虽胜弗传;既为之后,有美必彰。诚哉是言。夫山峙之钟灵,其广大毓秀极顶,俗称旧寺。

始于丙寅冬成立殿宇,以是丙戌春,装塑金像功圆果满。务成壮观尚希善信男女乐善好施,贵客富翁大发慈悲,金钱广播种多极之浮屠,姓字高颂扬诸君之盛德,演秘语,以祝高贤□□□臻福□□望□待长者永进祯祥,同人等叨承不弃,聘予为叙。

愚七十岁,南窗一介微命,半生西席,七步忝成。所以共瀼皇词之恩,钧沾圣泽之鉴,人□桂杏香聚岂有公门桃李在□禄祠礽皇恩国爵庶,集腋可成裘,望梅以止渴也,敢竭鄙□恭该小引,谨□一词□□慈鉴

……(功德余名单略)

龙陵县户籍□训所□□现任镇安镇第七保保民主席何正藩提倡装塑

龙陵县镇安镇第二联保公听主任杨其端于庄氏发起倡修

前任*民合作站司书中心学校教导主任张美□□氏敬题

大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岁在戊子花朝月初二日吉旦

文字难辨,有错漏之处,请给订正,也欢迎方家共同探讨!

(来源:“朝雨联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