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公元年出任永嘉郡守,在任期一年多时间里,遍历郡中各县,写下众多山水诗。他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温州也成了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目前我省的“大花园建设”有四条诗路,“瓯江山水诗路”是其中之一。
诗路读诗。*世中先生原为温州师范学院教授,对谢灵运及中国山水文学颇有研究,主编有《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谢灵运研究丛书》等。他以现代诗的方式,注释谢灵运的部分诗歌,阅读时古今对照,颇有趣味。
1
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
《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一:仙岩山,即永嘉大罗山之阳……有三皇井,玉函潭、龙须潭、雷潭、三姑潭、梅雨潭。《仙岩志》:梅雨潭上有三皇井,又有丹井、*帝池,旧传轩辕*帝修炼于此。该诗作于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初夏。
原诗:
弭棹向南郭,波波浸远天。
拂鲦故出没,振鹭更澄鲜。
遥岚凝鹫岭,近浪异鲸川。
蹑屐梅潭上,冰雪冷心悬。
低徊轩辕氏,跨龙何处巅。
仙踪不可即,活活自鸣泉。
译作:
停桨赏心,小舟漫进郊南,
烟水迷茫,天波相接一片,
白鲦游拂,似故忽沉忽现,
鹭鹚振翅,空水彻明澄鲜。
远处凝岚,仿佛灵鹫仙山,
近处江涛,有异鲸波大川。
脚踩木屐,行踏梅雨潭边,
梅雨如雪,冰冷骨寒心悬。
缅想细思,轩辕于此修炼,
攀髯乘龙,何处山顶飞仙?
井边仙迹,于今不可寻觅,
惟有潭水,流声自鸣潺溅。
2
登江中孤屿
《嘉靖温州府志》卷之二:“孤屿,在江心”。《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一:“孤屿,在城北江心,两峰对峙,江流贯其中,而趾连亘,故昔人称为孤屿,后渐淤涨。宋绍兴(中),蜀僧清了因篑土垒石,遂连其地建刹。东西峰各有塔,又有谢公亭、文丞相祠、澄鲜阁、浩然楼、卓忠贞祠”。又《太平寰宇记》九十九云:“孤屿在温州南(按:当作“北”)四里,永嘉江中渚,长三百丈,阔七十步,有二峰”。此诗作于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谢公时年三十有九。
原诗: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译作:
遍历江南兮我心倦怠,
江湄北兮我久未游览,
心怀新景兮旅程远绕,
寻觅奇观兮时光何短!
江水浩瀚兮截流横渡,
孤屿耸翠兮独媚中川;
日光云影兮交相辉映,
秋水长天兮澄澈明艳。
山屿灵秀兮无人游观,
真仙潜隐兮谁为言传?
想象孤屿兮恍似昆仑。
远隔人寰兮绝弃尘缘。
于今方信兮仙人之道,
隐此孤屿兮可得永年。
3
游南亭
《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三:南亭,在城南。宋谢灵运诗“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太平寰宇记》卷九九,南亭去州一里。此诗作于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夏日。诗人于薄暮漫步南塘,感时序推迁,长日卧病,决心待秋日水涨,乘舟归去。
原诗: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乐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译作:
时雨初歇,晚天一片澄明,
彩云消散,日阳望西驰骋;
亭外林中,雨后蕴含余清,
落日衔山,半隐半现远峰。
长日卧病,苦于潮湿昏暗,
驿亭馆舍,郊南田塍眺望;
泽边兰草,已渐披覆路径,
水中芙蕖,亦自莲塘开放。
春和景明,未曾纵意游赏,
时光倏忽,炎夏竟在眼前;
忧忧我心,有感物换星移,
丝丝白发,垂老已至鬓边。
声色美食,人生情性所适,
谁料此中,令人衰迫疾病;
誓将离去,候待秋日水涨,
隐遁身影,偃卧故山始宁。
决然归去,此志与谁叙说?
知我慰我,惟有知已良朋。
4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
《嘉靖温州府志》卷之二:“白石山,在(乐清)县西三十里,下有白石径”。《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一:“白石山,去(乐清)县三十里,唐天宝(中)改名五色山,高千丈,周回二百三十里,纯石无土木……此山石色如玉,亦名玉甑峰”。又云:“登此峰顶者,五更望见日出,如洪炉铸丸。山上有藏真坞、百丈岩、霹雳岩、莲华石、拔萃峰。峰建东塔,洞中有引玉洞,应天洞,山下有白石径、石夫人”。此诗作于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夏。
原诗:
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幷。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
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
译作:
居小邑百姓易贫,逢灾年民不聊生。
拙浅虑唯恐不周,念苍生维系深情。
江之湄杂草丛生,田荒芜积年未耕。
民饥馑不可延挨,务尽心为之经营。
远水绕良田千顷,陡门涌万里长汀;
村落中河渠交错,乡里外田塍纵横。
我虽昧古贤教化,心自存荒野百姓;
虽不若郑国白渠,冀收成可比秦京。
上天倘不负所望,来年可验证我心。
5
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游名山志》云:“永宁、安固二县间,东南便是赤石,又枕海”。按:永宁,永嘉郡治,即今温州;安固,今瑞安。帆海,古永嘉南、瑞安北一大沼泽地,约当今梧埏、三垟、永强之水网地带。《光绪永嘉县志》二:“帆游山,在城南三十里,吹台(山)之支,南接瑞安界,东接大罗山。地昔为海,多舟楫往来之处,山以此名。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即此”。此诗作于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初夏。
原诗: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译作:
虽说初夏,却仍然清新温和,
萋萋春草,依旧是绿茵湛湛,
淹留舟中,自清晨至于日暮,
阴雨晴霞,频仍而交替变幻。
遍游滨海,我心似已然倦怠,
况又漂越,至彼东灜之极边。
司波之神,使河水稳顺潺流,
水伯天吴,叫海浪停息呼喊。
小舟扬帆,采摘石华之海草,
迎风挂席,捡拾海月之白蚶。
东溟涨海,远望之无边无际,
轻舟疾速,浪峰上如飞如箭。
齐鲁仲连,逃海上拒受封爵,
魏公子牟,却贪恋厚禄高官。
顾惜功名,难皈依自然之道,
任情适性,身外物自应舍捐。
直木先伐,功成者堕非妄言,
终命自然,当避杀身之祸端。
6
过白岸亭
宋本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温州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白岸亭在楠溪西南……因岸沙白为名,谢公游之”。谢公《归途赋》云:“发青田之枉渚,逗白岸之空亭”,即此白岸亭。亭以蓬草为盖,故诗中称为“蓬屋”。
原诗: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
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呦呦食苹鹿。
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
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译作:
临发整装,沿着沙提前行,
缓步走入,楠江蓬屋岸亭;
近处溪涧,涓涓漫流溢过,
远处山峰,疏木参天掩映。
山色青翠,空濛难以名状,
垂钓楠溪,可以全身远害;
攀萝而上,聆听青峰远籁,
目极伤春,递相接属而来。
*鸟悲歌,哀惨死之直臣,
呦呦鹿鸣,庆优宠之佞人;
百姓哀哭,难活忠良贤者,
权奸当道,寻欢作乐承恩。
富贵贫贱,常是轮回更替,
仕途通塞,令人忽忧忽喜。
不如归去,长日疏狂散淡,
万事随缘,返朴归真寡欲。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