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芒种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复制链接]

1#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芒种(zhǒng,种子的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穀可稼种(zhòng,种植的种)矣。”

下面从文字学的角度讲与“芒種”有关的汉字。

查找《说文解字》可以找出——

芒,艸耑也。从艸亡声。

種,先穜后孰也。从禾重声。

“芒”、“種”二字都是形声字。

芒,从艸亡声,本义是艸耑也,即草的顶端。

種,从禾重声,本义是先穜后孰也,即先播种后成熟的穀物。

对于形声字,南唐的徐锴曾说:(形声)于六书中最为浅末。他认为:形声字仅仅是表示事物类别的形符,如:艸、禾,再加上表发音的声符,如:亡、重。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这次的讲解就到此为止了。

但你知道我一定不会只讲到这里。“章*学派”的*季刚先生明确指出:形声字之正例必兼会意。简单来说,就是在《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只要不属于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一、“以声命名”的,如“鸭”字的声符“甲”发音是鸭的叫声,“铜”字的声符“同”是铜被捶打时的声音;

二、“状声”的,即模拟其发声,如“鸟鸣嘤嘤”的“嘤”、“呦呦鹿鸣”的“呦”,都是描摹鸟叫、鹿叫的字;

三、“外来语”,如“珣玗璂”、“璧流离”分别是汉时的东夷语和西胡语的译音字。

只要不属于上述三种情况的,《说文解字》中形声字的声符都是有意可讲的。

基于*季刚先生的观点,下面就分别解释“芒”、“種”二字。

芒,艸耑也。从艸亡声。

“芒”的形符

“芒”字的形符是“艸”,它来源于“屮(chè)”——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爲艸字。读若彻。

“屮(chè)”的本义是“艸木初生也”,即表示“草木刚长出来”这件事。

“屮(chè)”的字形“象丨出形有枝茎也”,中间的一竖“丨”象植物的主干由下往上长出的样子,其余部分则象茎枝。

由“屮”字衍生出“艸”字——

艸,百芔也。从二屮。

两个“屮”会意出“艸”字,即现今“草木的草”的本字。

“芒”字的本义是:艸耑也,即草的顶端,所以它以“艸”为形符。

“芒”的声符

“芒”字的声符是“亡”——

亡,逃也。从入。

首先,“亡”字其实是由“入”字和“(yǐn)”字组成的,其中“入”字演变为楷书“亡”字上面的一点一横,“(yǐn)”字则是在它的下半部。

其次,现在一看这个“亡”字就跟“死”划等号,其实不对,“亡”的本义是“逃也”。

这从它的造字本意就可以看出来,“亡”字是由“入、(yǐn)”会意而成的。

其中的“(yǐn)”不常见,但其实它是常用的“正直的直”字,里面左下角那一笔。这个“(yǐn)”字在《说文解字》中是一个独立的字——

,匿也。象(qì)曲隐蔽形。读若隐。

“”的字音为yǐn,与“隐藏的隐”同音,可以将它当作“隐”的古字。

所以,“入”就是“入于隐蔽之处”,于是它们会意成本义为“逃也”的“亡”字。

“亡”字引申义为:失去。人们把死称为亡,起源于孝子不忍说父母死了,只说是走了,外出不见了。就像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某个老人家走了”,意思是那个老人去世了。

“芒”的造字

“芒”字从艸亡声。声符“亡”在“芒”字中不是用其本义“逃也”,而是用其引申义“失去,不见”,即所谓看不见或看不清。

艸耑为芒,小草已经是小的了,它的顶端就更微小,几乎看不见。

所以,“芒”字从艸亡声。讲到这里,我们应该能明白古人造“芒”字的本意了。

唇音“m”的含义

但还可以多讲两句。在陈新雄老师的上古音体系中,“芒”字的上古音声母为唇音的明纽(类似于现在拼音的m),现在的发音跟上古音基本一致,也是m。

声母m是唇音,即唇与唇的接触,接触的部位很广泛,程度也很宽。我们的先民就以这个m音,来表达一种宽泛的感觉。

所以m用于表达“覆盖,看不见,看不清,失去……”,如“埋没的没(mò)”、漫山遍野的漫(màn)、梦寐(mèngmèi)、秘密(mìmì)……

除此以外,“无(wú)、微(wēi)、网(wǎng)”等现在声母发u音(拼音w开头)的字,其实古音的声母还是m音。“芒(máng)”字以“亡(wáng)”为声符,也是证据之一。

“无(wú)、微(wēi)、网(wǎng)”等字,在现今粤语中也还发m音,比如:“无(wú)”在粤语中就是“冇(mǎo)”,音卯(“有”字省去两笔表示“没有”,哈哈!)。

而“无、微、网……”是不是也有“覆盖,看不见,看不清,失去……”之意?

種,先穜后孰也。从禾重声。

“種”的形符

“種(zhǒng)”字的形符是“禾”——

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之中和。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象其穗。

“禾”字简单且常用,现在理解“禾”就是:穀类植物的总称。

许慎以“嘉穀也”作为“禾”的本义,而段玉裁注释说:嘉穀之连稿者曰禾。实曰粟,粟之仁曰米,米曰粱,今俗云小米是也。

由此可见,“禾”在古代本是粟,即小米这种穀物连茎秆的称谓,后来才泛指穀类植物。

“?(以)二月始生。八月而孰(熟)。得之中和。故谓之禾”一句,指出“禾”的生长习性:在农历二月开始生长,到八月成熟。而农历二月至八月,在一年之中,所以说“得之中和”。

因此,“禾”字音读、意义都与“和”相近。

“禾、木也。木王(旺)而生。金王(旺)而死”一句,则指出“禾”在五行中的属性为“木”,因为作为植物,禾在“木旺”的二月开始生长,在“金旺”的八月,因“金克木”而枯萎死去。

最后,许慎说:“(禾)……从木,象其穗。”

这个“从木”,更多的是指“禾”的五行属性为“木”。

“象其穗”则是指“禾”字首笔,象禾稻结出穗把禾秆都压弯了。

禾穗

因此,字形上“禾”就象一株已经结穗的连秆禾稻,它是一个象形字。

因为禾穗必下垂,所以古人认为“禾”有君子不忘本之德。

《淮南子·缪称训》: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狐向丘而死,我其首禾乎!”高注: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

《张衡·思玄赋》:嘉禾垂?而顾本。

“種(zhǒng)”字的本义是:先穜后孰(熟)也,即先播种后成熟的穀物。所以它以“禾”为形符。

“種”的声符与造字

“種(zhǒng)”字的声符是“重(zhòng)”——

重,厚也。从东声。

“重(zhòng)”字的本义为:厚也,厚的东西多重,所谓“厚重”。

“重(zhòng)”字又引伸为“郑重”、“重曡”的意思。

现在来看“種(zhǒng)”的造字。

“種(zhǒng)”字的本义是:先穜后孰(熟)也,即先播种后成熟的穀物。先播种但后成熟,是为“后”,亦即是为“厚”。“后、厚”同音,不是无缘无故的。

大家想想:这样先播种落入土地,但又比其他穀物晚成熟的穀物,是不是会得到更多的天地之气?是不是会蕴含更多的精气?正如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

所以“種(zhǒng)”字以“重”字为声符,正是取其本义——厚也。

“穜”又是个什么字?

此外,我们会发现在“種(zhǒng)”字说解中有一个与“種”字很像的“穜(tóng)”字——

穜,埶(yì)也。从禾童声。

“穜(tóng)”的本义是:埶(yì)也。而“埶(yì)”字——

埶(yì),穜也。从丮坴。丮,持穜之。诗曰:我埶黍稷。

“埶(yì)”是“中医六藝”的“藝”的本字,也是古代“权勢的勢”字。

在《说文解字》中,“穜(tóng)”和“埶(yì)”都表示种植这个动作。而“芒種的種”的本义不是种植,而是先种植后成熟的穀物。

后来,人们用“種(zhǒng)”字替代“穜(tóng)”字,即用“種”表示“以穀播于土”这个种植的动作,因此可以种植的穀也称为“種”,種子的種。而原来表示种植的“穜(tóng)”字,就被大家慢慢遗忘而不用了。

再到后来简化汉字,就又把“種”字简化为“种”。

“芒种”的含义

芒种为夏三月中五(午)月之节,于二十四气中排第九。芒种之意为:麦有芒当收,稻生芒可种。

《农历书》中说:“斗指巳(sì)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穀,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穀类作物,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

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此正是北方收麦与南方种稻之时。

这个时节,麦类带“芒”的作物开始收获,北方的农民伯伯要忙上好一阵子,收麦、晒粮,然后要浇地、播种玉米或大豆;而穀黍类作物开始“播种”,所以南方的村子里也是老少爷们齐上阵,忙插秧。

小麦

浴兰与肃己

过了“芒种”,就进入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之俗。

《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此风俗一直流传至唐宋时代,于是,与“芒种”相近的“端午节”又名“浴兰节”,五月为浴兰之月。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徐老师在《*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中曾介绍过一个沐浴身体、洗涤心灵的药浴方子:用佩兰、苏叶、白芷、泽兰、益母草各30克,包裹在一个无纺布的袋子里面,放在洗脸盆里面用开水冲浇浸泡,然后一同倒进浴缸的温水里面,人就可以泡澡。最好用中药丝瓜络来搓擦身体,这样做能预防治疗过敏皮疹,还能美白皮肤,保持体香。

此外,农历五月俗称*月。传统认为其中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日”。加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在《医学心悟·保生四要》则有“午未两月,金水俱伤,隔房独宿,体质轻强”之说。

由此看来,在以“芒种”为始的仲夏期间,我们除了“若有爱在外”,多在事业上忙碌之外,注重身体和心灵的洁净,对养生尤为重要。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侵刪。厚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