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517405791082&wfr=spider&for=pc七夕何为“七”,古人早就读懂了“七”的奥秘,一种食物传承至今
夏去秋来,匆匆忙忙几场雨落下,一层层凉意驱赶暑热,悄然间,
日历翻到了农历七月初七,便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双七、香日、兰夜、女儿节。
而今,七夕节因“情人”的加持而广为流行,不过,就传统民俗来说,七夕跟“情人节”却毫不搭界,大家可能都被忽悠了。
明代罗颀《物源》中也写道:“楚怀王初置七夕。”最初的七夕,虽然会有一些民俗活动,但主要是祭祀织女星、牵牛星而已。
七月,被称为兰月,泽兰七月开白花,有一种温馨的清香。七月初七,两个“七”重合,七夕,“七”与“妻”同音,“七”与“吉”也谐音,又“妻”又“吉”。
七是生命之数,人有七窍,人死后49天才能超度。七也是女人生理之数,《*帝内经·素问》说,女子7岁肾气盛,换齿长发;14岁天癸至,始有月经;到49岁,天癸竭才形坏不再怀子。
由此,七夕实为女子乞求生育的节日。这一夜不仅牛郎织女要鹊桥相会,西王母还要派七仙女下凡,其目的,都是为了延续传宗接代。
这么多民俗似乎缺了点什么?七夕节吃什么,当然是巧果。
巧果的主要材料是油面蜜糖,又叫“乞巧果子”,花样极多。古代的巧果是用糖、面、芝麻等原料经过加工作成薄片,再扭成弯曲的形状,以“七曲八弯”寓意“巧”,南方一些地区还有类似的做法传承,北方民俗过年前“走油的“炸面”也几乎一样。
七夕节起源于上古,在西汉普及,于宋朝鼎盛,宋朝是最富的一个朝代,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最多,要不都说是一个最富的朝代呢?《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巧果又名“乞巧果子”,花样繁多。
讲究的人家会将巧果染成七种颜色,用长线串成一串,尾部挂上沙果或者花布,挂在房间里,又作为装饰又是零食,还有的将其穿成一小串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的,以此取乐。
巧果是怎么做出来的?
七巧果很有特色的,以面粉、糖、芝麻为制作主料,每个地区的做法有所差异,最常见的做法是将发面团放入梨、茄、瓜、石榴、苹果、花图案、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的木质模具中,制作巧果的模具俗称磕子,大多用枣木、梨木刻成的,传统的巧果磕子有鱼形,花篮、莲花、桃子、葫芦、花生等有美好寓意的形状,制作巧果时,把发好、揉好的面团放入刻有花纹图案的磕子里,用手轻轻按压,使花纹均匀印在面团上,再慢慢磕出来,然后就可以放进烤箱或者锅里烙烤了。
七夕之夜拜织女,在月光下设香案,焚香,摆水果,女子们都来案前焚香礼拜,少女们祈求长得漂亮,郎君如意;少妇们祈求早生贵子,家庭美满。
《攸县志》如是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人们认为这天取泉水、河水洗发,就是取银河之水沐浴,洁身,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