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九龄被贬途中以兰桂入诗,借物抒情, [复制链接]

1#

张九龄为唐代开元年间名相,广东曲江人,世称“张曲江”。张九龄任职宰相期间,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为“开元盛世”做出了积极和重大贡献。

作为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提拔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

张九龄的诗淡雅清丽,多运用比兴手法,寄托讽喻和人生慨望,对唐代诗风的转变贡献很大。

开元后期,唐玄宗不再像以前那样勤于国*,而是沉溺于声色,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致使朝中*治日趋黑暗,贤臣尽遭迫害,宰相张九龄也受到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在被贬途中,借物抒情,做了这首被世人传颂的咏怀佳作:《感遇》,原文如下:

张九龄《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春天里的泽兰翠叶披拂,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春秋二季自然成为佳节。

谁想到栖息在山中的隐者,闻到兰叶和桂花的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高洁的本性,又怎会求观赏者采撷呢!

①感遇:指心有所感,借物抒情。

②兰:指菊科的兰草或泽兰,叶有香气,而不是指兰科的兰花。

③葳蕤:草木茂盛、枝叶披拂的样子。

④桂华:桂花。皎洁:皎白洁净。

⑤欣欣:形容草木茂盛。自尔:因此,以此。佳节:美好的季节,这里指春季和秋季。

⑥林栖者:山林隐士。闻风:闻到风中兰叶和桂花的芳香。坐:因而。

⑦草木:兰叶和桂花。本心:本性,此处指美好的品质。

⑧美人:观赏者。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两句用对偶的形式描写春兰和秋桂的美好:春兰长得花叶茂盛,生机无限;秋桂皎白洁净,清雅宜人。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人。这两句写兰叶和桂花长得欣欣向荣,生机盎然,春秋两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美好的时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这两句紧承上两句,从写兰叶和桂花转到写人,栖息在山中的隐士,闻到随风袭来的芳香,因而对兰桂极为喜爱。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两句写兰叶和桂花具有芳洁的品质,完全出于本性,不需要观赏的人来采撷。兰桂的芳香,是一种生命的绽放,是内在的追求使然,不是为求得“美人”的攀折。

张九龄的这首《感遇》,采用的是比兴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借兰桂不求美人折的高洁品质,寓托一个人要有自己内在的操守,不必求人相知的人生哲学。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两种美好的植物:兰叶和桂花。春天,兰叶茂盛地生长,秋天,桂花皎洁地盛开。这两句诗,有花,有叶,有春,有秋,为我们展现了兰桂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五彩缤纷的美好时节。

三四句承接一二句。兰叶与桂花在自己的季节里蓬勃生长,各自形成了自己最美好的季节。它们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季节里,展现了自己蓬勃的生命力,散发出最怡人的芬芳。

五六句一转,当兰桂展现自己最美好的本质,散发出芬芳的那一刻,被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于是,这些隐士纷纷前来欣赏兰桂的美。

七八句为点睛总结。兰桂展现自己美好的生命力,是为了有人来欣赏它们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它们美丽的绽放,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是它们的天性使然,是它们追求自己生命的美好使然,而不是为了别人的欣赏和采撷。

诗人在此借兰桂自喻,表明自己就像兰桂一样,不会刻意求得别人的赏识和提拔,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由此点明全诗的主题。

此诗是五言古诗,却有着律诗一般的结构,一二句起,三四句承,五六转,七八句合,结构严谨分明。语言上,此诗在咏物的背后,抒发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但诗意却平和温雅,温润清丽,属上乘咏怀诗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