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绿会史海钩沉2005年建立北京外来生物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各种直接和间接变化驱动因素加速发展全球自然环境在过去50年的改变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影响最大的自然变化直接驱动因素中,“外来入侵物种”排名第五。

在我国,年首次发布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前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携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进行了关于北京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并完成了《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的研究》预研报告。绿会融媒平台现将这份16年前出品的这份科研报告电子化,公开分享如下。

(上图:笔者以“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多样性”在知网中搜索到的最早的文献数据。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轨迹。图/绿会融媒)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数据如何进行分享的问题。笔者在年2月曾与印度著名生物多样性专家BalakrishnaPisupati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他拜读完各国提交给《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报告,发现了一个严峻的情况:这些国家报告未能给出一个完整且全面的能反映落地行动的图景。它们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不足,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决议的本意。他认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是自然保护的新未来。

事实上,大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部门和机构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虽然零散且量少,但它们的可用性其实是巨大的。但目前,尚无任何一个地方或任何一种方法,在运用这些数据和信息来进行决策。致力于自然保护问题的每一个国家、机构和个人,都为把这些信息据留自珍,使得任何整合都无法实现,决策也因此受挫。我们各个部门不是没有信息,许多却是在尘封的档案库之中。[1]

避免信息的“孤岛化”、鼓励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有助于节约大量科研经费,避免浪费纳税人的钱。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年4月发布的一份“北京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评估中标结果公告”显示,这份旨在对北京市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工作,明确北京市生物多样性的本底状况,完成北京市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全面评估的项目,耗资为9,,.00元。[2]

又比如,年12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北京市正在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据悉,这种全市域、多类群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在北京还是首次。报道称,预计用3至5年时间可以初步摸清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并将生物多样性监测逐步纳入到例行生态监测中。

诚然,做生物多样性调查是一件好事情。不过,笔者不禁仍要问:有关部门有没有在调查前期与过程中,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并整合资源和智慧?如何确保资金的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最大化?能否考虑将许许多多的历史的生物多样性信息予以整合进去?

科研调查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大量的经费支持,如果能将历史的生物多样性家底信息整合进去,不光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还能将许许多多珍贵的本底资料有效地纳入基础本底资料、了解自身“家底”,从而更为有效的用于未来的自然保护。

在“后生物多样性框架”即将在昆明CBDCOP15诞生的背景下,笔者敬请各界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各个部门的历史信息如何整合、用于推动新的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编者按+档案整理/花花核/绿茵编/Angel

(上图: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研究推出的《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的研究》预研报告(年)

北京市科委软课题研究

《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的研究》预研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

会议通知

________:

兹定于八月十日(星期三)上午9:00在我基金会会议室,召开“生物入侵预警系统”预研究报告研讨会,请您作为评审专家赴会。现将材料送上,提出宝贵意见。

致礼!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

年8月2日

地点:天文馆西侧

北京市科技情报所二楼

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预警和防控系统的研究()

一、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和防控系统的必要性

1.生物入侵的概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alienspecies)是指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的物种。也就说,外来生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生物,而是过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以及通过其他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生物。其中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和繁殖,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的生物,就形成了外来的入侵生物。由此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是入侵物种和形成生物入侵,而是指那些在新地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够自然生长敷衍,建立起了能够自我维持的种群,并给当地生态系统或景观结构带来明显危害或不良影响的外来物种。

外来生物成功入侵往往需要经过引进、入侵、建立和传播(变成有害种)等几个主要阶段,从上一个阶段转变到下一个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10%。外来生物入侵成活后,有一个较长的滞后阶段,之后才会发生爆发性扩展。外来生物扩展的主要手段是繁殖体的成功传播。此外,外来生物的生存需要一个关键的最小面积,如没有超过这个面积,就难以增殖扩散。

2.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1)国际上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当代,随着国际贸易、旅游和交往的发展与扩大,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的概率在明显增加。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灾害,甚至将其称之为生态环境的癌变,现在已经成了世界性的难题。其生态代价是可造成本地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物种灭绝,而且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其经济代价是造成农、林、牧、副、渔业的产量与质量的减少和降低,并要花费巨大的防治经费。据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的报告生物入侵已经给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给世界各国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亿美元。美国、印度、南非3个国家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表明,他们由于受到外生物入侵分别造成了亿、亿和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有些外来入侵物种还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如豚草的花粉可引起人的过敏症,导致“枯草热”症等。还有些外来入侵物种有毒,导致人、畜中毒。总之,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和触目惊心的,而且,一旦爆发了生物入侵,还常常难以控制,许多国家都有各种惨痛的案例。

2)我国生物入侵的形势严峻,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同样受到了外来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现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余种豚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大米草等的迅速蔓延和危害已经发展到较难控制的情况,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美国白蛾等外来森林害虫的危害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亿元,所有的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而且对我国入侵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给我国的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3.外来生物入侵对北京生态安全已构成威胁

同样,北京现在也受到了生物入侵的威胁,这种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京很早就有外来的生物入侵,现在已经查明北京的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约有36种,其中豚草、三裂叶豚草、毒麦、假高粱、一枝黄花等几种入侵植物的危害比较大,如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都是产生大量有毒花粉的植物;毒麦也是一种有毒杂草,其果实皮下含毒麦碱,可麻痹中枢神经,人若误食含4%的毒麦粉,就可引起头晕、昏迷、恶心、呕吐、痉挛假高梁也是一种有毒的恶性杂草,牲畜误食或吸入花粉,可引起腹泻、气喘、鼻腔流血、流脓,对马的致死率很高。还可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一枝黄花是作为花卉引进的,但已经在农田和果木中造成了明显危害,形成了外来入侵物种。目前,所发现的外来入侵动物物种至少在17种以上,其中,大多数是昆虫类,如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温室害虫:烟粉虱(Bemisia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又先后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外来物种,如年在密云县发现了具有潜在危险的有毒的杂草刺萼龙葵。还发现了几种未查出来源的害虫,如危害杨树叶的杨潜叶蜂、危害油松的延庆腮扁叶蜂、危害国槐和柿树的日本双棘长蠹,危害白蜡树的白蜡茎蜂等。这些害虫已经在北京的部分地区的林叶造成了危害。

第二,北京周边的外来入侵物种正在向北京逼近。如美国白蛾和红脂大小蠹。这两种外来入侵害虫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有很大危害,它们侵入我国后,已经在辽宁、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出现。美国白蛾主要集中在天津的冀县、宝坻等区县,和秦皇岛、唐山、廊坊、沧州的部分地区。其繁殖力很强,一年3代,一窝幼虫在几天之内可以将健康树木的叶子全部吃光。现在有关人员已经在京冀交界的很多地区发现了它的越冬蛹。

而红脂大小蠹在距离北京不远的山西太行山一带已经造成了数百万株油松死亡。

第三,10多年来,北京的农业、花卉业、园林绿化和养殖业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大量的外来物种。这些物种中有些很有可能会发展为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另个例子就是食人鲳。这就是说在这些引进的物种中潜藏着生物入侵的危险性。

第四,北京的地位和发展决定了与国际和国内的广泛交流与往来,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了外来物种侵入的机会,所以北京和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相比,受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几率更多,威胁更大。

(本文是《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的研究》预研报告(年)第一部分。未完待续)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王世雄、周云龙、刘全儒、郑建秋

专家组组长:王献溥

专家论证名单:王献溥、张佐双、古润泽、吴建繁、张帆

[1]中国绿发会:《自然保护的新未来:大数据、区块链与人工智能

BalakrishnaPisupati建言后生物多样性保护》/2/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