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生态安全科普丨物种入侵开启盾牌保护模式
TUhjnbcbe - 2023/9/28 17:43:00
                            

我国已立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来,几乎每年都因外来入侵物种产生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除红火蚁外,我们熟悉的小龙虾、福寿螺、水葫芦等均是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6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结果表明,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48种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防范生物入侵刻不容缓,年4月15日,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明确规定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绝非易事。因外来物种入侵具有时滞现象,外来物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进化之后才能出现大规模扩张,所以许多生物入侵事件难以被人们很快察觉。

用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外来物种入侵有三个必备要素:一、本地不产,经自然途径扩散或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二、在野外存活,并建立种群、世代繁衍;三、入侵成功后,威胁本土种及当地生态系统,同时可能对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等造成损害。

三种方式“治”入侵物种

虽然我们希望能够将所有外来入侵物种拒之门外,但难免有“漏网之鱼”。对于已入侵的外来物种,也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积极治理。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治”,传统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采用物理防治,简单来说就是“拔”,即借助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入侵植物拔除、铲除。但也不可乱拔,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在种子结实前完成拔除。一旦开花,必须马上拔除,到结果实以后再拔反而变成了帮倒忙,帮助了入侵植物进一步扩散。然而即使选择在正确时机拔除,也无异于扬汤止沸,因为生态位依旧空缺,只要入侵植物“一息尚在”,此后依然可能卷土重来。

第二种选择化学防治,即利用除草剂杀灭外来入侵植物。但在杀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壤、水源污染,从而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种借助生物防治,即引入外来入侵植物的天敌,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很可能无意间造成新的生物入侵。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策略,在刘全儒看来,生态防治是治理生物入侵的最优选择。首先需要在正确的时机拔除外来种,随后选择当地植物进行替代种植,用多年生植物代替一年生植物,用木本植物代替草本植物。通过替代种植,恢复生物生态,借助自然植被来排挤外来入侵植物。虽然效果可能并非立竿见影,但若干年后,成效就会慢慢显现出来,当地的生态也会逐渐恢复到近乎未被破坏前的样貌。

五花八门的物种入侵方式

(一)自然入侵

自然环境中,除通过自身繁殖传播外,外来物种还能借助风、水等自然媒介和动物等生物媒介的方式实现入侵扩散。1、乘风而行有些植物的种子“以轻取胜”,如紫茎泽兰,它的种子属于带冠毛的瘦果,既小又轻,种子顶端有冠毛,可通过瘦果与冠毛形成的“风伞”随风飘移扩散。2、顺流而下有些植物的种子可通过河流远距离扩散,如三叶*针草、加拿大一枝*花,它的种子重量很轻,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可通过溪流向下游实现远距离扩散,并在沿岸河滩上定殖生长。3、顺搭“便车”部分植物的种子“以刺见长”,如北美苍耳。它的种子外面长有小刺,动物经过时,很容易被它的种子“黏上”,从而带着苍耳子走向远方。4、腹内运输在吞食种子后,鸟、兽很可能由于种皮坚硬而无法消化,一段时间后,种子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鸟、兽帮助“没有腿”的种子到达一个崭新的区域。

(二)人为入侵

近代以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愈加繁荣。在诸多人类活动的帮助下,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失去了天然的屏障作用,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和人类共同享受着交通工具发展带来的便利。1、被压舱水“绑架”的海洋生物借助远洋货轮,外来入侵物种可走水路“出境”。为帮助货轮在航行时保持平衡,出海远航前需要汲取一些海水用以压舱,当行至下一个港口时,再将其从排水孔放掉。虽然保证了航行安全,但压舱水的存在却让无数海洋生物在多个国家间辗转。2、藏于机上的“进票者”外来入侵物种也可能选择“空中航线”,它们可能粘在从国外旅行归来者的衣服上,也可能混在旅行纪念品之中,悄悄潜入国门。3、“鱼目混珠”乘火车依靠轨道交通,外来入侵物种也能够实现传播扩散。部分外来入侵植物的种子外形和粮食十分相像,如刺萼龙葵。在引入粮食作物种子时,它的种子很可能夹在其中“鱼目混珠”。

——

原标题:《生态安全科普丨物种入侵→开启盾牌保护模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态安全科普丨物种入侵开启盾牌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