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写了一篇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童话故事列入了课本,写的是渔夫捕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说,把它放生就能满足愿望。渔夫的妻子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的贫苦。
这篇用叙事诗写成的童话,篇幅比较长,就不列出来。
老太婆贪得无厌,最终还是回到从前的生活。贪就是这样,要了还想要,总是不满足,对顺境的执着,现起时心中是喜悦和平静的。
我们想要更多,贪欲于是发展成为执着,执着发展为取着。
贪欲暗地里生长,没人注意,一下子迅速蔓延,比叫作一分钟长一英里的爬藤小花蔓泽兰还快,然后无所不在。
我们都会在这个不善的贪相应法中去追逐。
民国年间,手表很少,有一个暴发户,得到了一笔不义之财,暴发户突然之间变得有钱了,女主人天天去打麻将,可是当时没有手表,挂表很珍贵,有钱也很难买到,可是时钟却是很容易买到,那女主人为了炫耀自己有钱,买了一个时钟挂在胸前出去打麻将,每次打麻将都挂着个钟去。
贪相应法是很有意思的,有的时候是非常可笑的。我们现在炫耀炫耀的东西很多,开着一个宝马车就觉得很威风,开着丰田的人就觉得委屈了。我们仔细想想《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们世间这种非理性的追逐,就是被贪心所驱动的非理性追逐。
总是不满足的状态,要了还想要,即使家里有亿万家财,还是觉得不满足,有些贪官家里的钱要用卡车来装,可是,还是会为了一些小钱而生起贪心,因为贪婪带给人快乐和平静,所以想要抓住更多东西,结果可能把原本拥有的也失掉了。这样一来,注定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甚至锒铛入狱,在监狱度过余生。
于是迟一点就太迟了,逼迫性就开始了,要偿还欠债了,结果生离、死别、怨憎会。
如果老太婆能少欲知足,在满足了她的第一个生活条件后,就能好好过日子,我想,以后她的生活也不会如从前那样,只有一间破棚子和破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