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上海越来越多花园少了匠气多了生机,但
TUhjnbcbe - 2024/12/18 17:56:00
        

新泾苑小区紧靠新泾港一侧有一片多平方米的三角地带,一根弃用的电线杆、一地藏污纳垢的杂草……这块原本无人问津的“边角料”今年5月完成蜕变,成为一座以蝴蝶为主题的生境花园。

眼看小小花园也有十多只曲纹紫灰蝶、东方菜粉蝶缭绕,居委干部张盛华笑开了花:“好多年没见到那么多蝴蝶了!”

十几公里外的内环高架路一侧,谢雅芬不时望向办公室外的露台,今年春季的忙碌有了回报:马兜铃引来了红珠凤蝶,柑橘和竹叶花椒附近有玉带凤蝶翩翩起舞,海州常山上还有白头鹎搭建的鸟巢。

看着手机里记录的花园物种已经超过30种,她觉得很幸福:“它们都是从附近绿地飞过来的,看来我们的花园更有魅力!”

近年来,上海越来越多的绿地、花园一改以往一心追求精美雅致的“匠气”,宁愿牺牲一些景观效果,也要追求乡土野趣和生物多样性,不仅让人们在家门口有疗愈疲惫身心的自然空间,还能让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找到歇脚和安身之所。

中泾生境花园(新泾苑小区内)的蝴蝶,从种下“对口”的植物到出现蝴蝶,只隔了个把月?陈玺撼摄

屋顶花园里的鸟巢,不知道为何,快搭好时,那只白头鹎居然放弃了,飞走了?受访者提供

“野”起来

“有种原始野蛮的美感,很陌生,但很美好。”最近,不少去过玻璃博物馆的人都作出了类似的评价。

充满前卫时尚感的玻璃博物馆之所以“画风突变”,源于去年开始的一项实验:让室外景观节点、砖缝、树穴、池畔等空间回归自然,用乡土野花野草替代之前的园艺景观花草,除了定期浇水,非必要情况下不对它们进行任何干预。

五六十种乡土植物在总共多平方米的几十处“试验田”内野蛮生长,仅仅数月,野蔷薇就爬满了艺术装置的背面,活血丹编织的绿色小伞“地毯”与木栈道、水泥地无缝衔接,牡荆、马鞭草、桔梗、射干、石蒜当下争奇斗艳,玻璃博物馆贴心地竖起几十个科普展柜,被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惊艳到的游客逐一对照柜内仿真的乡土植物玻璃制品,知晓它们的“芳名”和基本信息。

“传统的展览形式有很强的边界感,与自然缺乏联结。”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表示,让展览空间“野”起来,这样做很有意义:展品和乡土植物的角色、功能互换,乡土植物成了主角,展品成了乡土植物的陪衬,用创新的方式发挥自然科普的作用。

上海玻璃博物馆“荒野风”浓郁的室外展区,牡荆上的蛱蝶?陈玺撼摄

“在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往往就是那些没有什么特点的野草野花。”城市荒野工作室生态景观设计师张梦旖表示,让乡土植物成为主角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其重要性,进而思考传统的城市绿化营造思路是不是走了弯路——更注重观赏性、稀有性和“整齐划一”的秩序感,而非生态价值。

棕榈科植物和大草坪的流行就是典型例子。

棕榈科植物主要产自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宠物景观”来到高纬度城市,难以适应寒冷气候,水土不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维系它们的生命,对于这些城市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几乎没有贡献。

大草坪为了满足人们散步、露营等多种需求,频繁进行除杂草、除虫等高强度的维护管养,成为“绿色荒漠”,能够给在地动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非常有限。

张梦旖介绍,城市荒野工作室目前在上海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的相关项目有10个,主要通过乡土植物吸引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来显现它们的生态价值,“一些植物和动物是相对‘绑定’的,通过不断观察研究,可以得出‘招蜂引蝶’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乡土植物组合,更便于在城市的绿地、花园内复制推广。”

比如马兜铃,它是红珠凤蝶、丝带凤蝶等多种凤蝶的寄主植物。又比如三色堇等堇菜科植物,是斐豹蛱蝶的最爱。红胸扁角肖叶甲会取食有浓烈茉莉花香味的络石。每年春末夏初结出“小草莓”的蓬蘽,是许多鸟类、昆虫喜爱的食物。

在中泾生境花园,生境营造师和居民志愿者细心地准备了春夏秋冬四个生境花坛,尽可能让被吸引来安家的蝴蝶一年四季有充足的食源和栖身之所。

大自然保护协会上海保护项目高级经理俞霖琳介绍,8月到11月是紫苏、球花马蓝等乡土植物的花期,蒲公英、翅果菊等菊科植物经过精心培育养护,花期也能延长至深秋甚至初冬,再加上一些常绿植物,菜粉蝶、大红蛱蝶、斐豹蛱蝶等11月也能见到成虫的蝴蝶不愁没有口粮。

中泾生境花园的四季花坛?陈玺撼摄

独木不成林

虽然许多乡土植物能够“招蜂引蝶”,但将这些植物组合在一起,各种植物的占比是多少才能产生最佳的生物多样性效果,引来的蜂蝶等野生动物是否会“看彼此不顺眼”,产生难以预料的负效应,相关研究仍十分欠缺。

“很多人认识到马兜铃对蝴蝶的诱惑力,却不知道种得不好的后果。”城市荒野工作室负责人郭陶然表示,一些公园绿地想打造“蝴蝶特色”,会大量种植马兜铃,并引入蝴蝶,但很快就可能遇到马兜铃与蝴蝶“团灭”的窘境。

这是因为红珠凤蝶幼虫“胃口”惊人,如果马兜铃种植过于密集,红珠凤蝶产的卵也会集中在马兜铃种植区域,导致幼虫普遍吃不饱而死亡。大量的红珠凤蝶聚集,还会吸引来寄生蜂等天敌,将它们“一网打尽”。

只有将马兜铃分散且与其他多类植物一起种植,引导红珠凤蝶分散产卵或给红珠凤蝶繁殖制造一定的障碍,马兜铃与红珠凤蝶才能保持微妙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为鸟类、黄鼬、刺猬等动物提供食物,稳步提升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马兜铃上的红珠凤蝶幼虫?受访者提供

去年7月,城市荒野工作室联合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启动了首期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名志愿者通过生命观察软件上传余幅生态照片,记录了上海地区余次传粉昆虫访花数据,最终确定了条有效记录,在71科种开花植物上监测到7目51科大于90种传粉昆虫。

“我们从中筛选出一批需要重点监测的传粉昆虫类群和开花植物类群,菊科、唇形科、马鞭草科等植物或许在上海扮演重要角色,有待进一步研究。”郭陶然表示,不少乡土蜜粉源植物目前只是“我们认为传粉昆虫喜欢”,将来得到更加客观真实的答案后,将为上海相关部门的生态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图片来源:城市荒野工作室

城市破碎化生境对“招蜂引蝶”的阻碍,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方圆几公里的绿地、公园‘原住民’很少甚至没有,再好的生境花园都不能凭空变出野生动物。”程家桥街道社区自治办生境花园项目负责人陈琪表示,打造生境花园前,其附近有没有深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否在野生动物迁徙能力的覆盖范围内,都要提前做功课。

程桥二村内的活动广场在改造成生境花园前,曾对周边生态环境摸过底,方圆1公里内有上海动物园和西郊宾馆两大生态斑块,与另一座规划建设的“融”生境花园的直线距离不超过米。一个以服务鸟类、昆虫为主的生态小网络便呼之欲出。

程桥二村内的“忆”生境花园补种了林泽兰、南天竹、牡荆、枸骨等鸟嗜植物,三四月有吃不完的花和叶芽,十一十二月有挂枝的浆果、坚果,当中的夏季,鸟儿还可以吃植物引来的昆虫。有居民今年在花园的叠水池里拍到了两只一边淋浴一边吃桂花种子的乌鸫。

“忆”生境花园内拍摄到乌鸫的亚成年鸟在专为鸟类设计的水槽里洗澡??程家桥街道社区自治办提供

“忆”生境花园内独具巧思的探索自然装置,听筒的另一头连接到一株乔木的树冠上,居民可以在尽量不打扰鸟类的情况下聆听它们的叫声,仅凭声音猜测鸟的种类,最后通过一旁的台阶走到树边确认答案是否正确,树边还设有科普牌,方便按图索骥??程家桥街道社区自治办提供

居民在“忆”生境花园的静思迷宫内散步,图右下角为人工鸟巢,屋顶覆盖了鸟类喜爱的多肉植物,屋内装潢由鸟儿自己决定,冬季缺少食源时,志愿者会在屋内放上坚果、稻谷等食物?陈玺撼摄

截至目前,长宁区已建成13座风格迥异的生境花园,“十四五”期间,长宁拟规划建设不少于30个社区级的生境花园。

“独木不成林,这些生境花园同时是高密度城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关键‘踏板’,规划建设时将统筹考虑,不再‘单打独斗’。”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介绍,《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划定了上海动物园、中山公园等9个生态源地,外环绿带、苏州河、新泾港等3条重点生态廊道,3条主干迁移路径和若干次级迁移路径,以及5类生境片区,并结合社区意愿划定22个近期拟建生境花园选点。

这些生态节点、斑块、廊道将盘活原本支离破碎的城市生境,一座座“生态孤岛”内的“原住民”将来可以自由地在生态网络内迁徙,挑选满意的生境,更好地繁衍生息。

程桥二村内的“忆”生境花园与虹桥路弄内的“融”生境花园直线距离不超过米,两者想吸引的物种都以鸟类、昆虫为主,可以连点成线,在生物多样性上实现有效联动?陈玺撼摄

“融”生境花园柳叶马鞭草上的蝴蝶?陈玺撼摄

“融”生境花园组织的夜间自然导赏活动,孩子们在植物上发现了沫蝉幼虫吐的泡沫??程家桥街道社区自治办提供

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图??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提供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城市荒野工作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越来越多花园少了匠气多了生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