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园位于圆明园东侧,拍卖会上的“圆明园铜兽首”,就来自这里
圆明园东侧的长春园建于乾隆十年(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年)间,主体部分以洲、岛、桥、堤将一个大水域划分为若干水面,建有澹怀堂、含经堂、淳化轩、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茜园、如园、鉴园、狮子林诸景,山水建筑彼此呼应,浑然一体。长春园南侧建有宫门,其北设有一道牌坊门,门内建五间正殿澹怀堂,尺度明显小于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东西设配殿各五间,殿后建有一座方形的众乐亭。此堂是清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另一处重要场所。
含经堂位于长春园中央位置,是全园规模最大的一组律筑,也是乾隆帝精心打造以备退位后养老闲居的寝宫,地位类似紫禁城中的宁寿宫。此组建筑采用东、中、西三路并列的格局,中路南侧设五间宫门,门前竖立三座牌楼,门内为七间含经堂正殿,原为单檐歇山顶,后来改成重檐歇山顶,等级很高。殿后含经堂的形制与紫禁城宁寿宫的乐寿堂很相似,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室内设有东西暖阁和二层仙楼。轩前庭院中布置取自太湖的奇石和移自天台山的奇松,还有两株梅花,直接栽种在地上,以花罩遮蔽,是北方极为罕见的花木之景。
院两侧回廊中镶嵌根据北宋《淳化阁帖》重新镌刻的石碑,展现了历代名家书法的风姿。淳化轩的北面是七间蕴真斋,前出五题间抱厦,后出三间抱厦。西路南部设梵香楼,楼内供奉佛像、佛塔;往北过垂花门、涵光室,可来到一个形态曲折的院落,庭中叠石参差,院东紧贴淳化轩建有一座三友轩,因为室外栽种松竹梅、室内又安设松竹梅图案的大玻璃而得名;院北为理心楼,西为待月楼。东路南部有一座霞翥楼,楼中贮藏《四库全书荟要》。北侧为渊映斋,再北为扮戏房和乐奏钧天戏楼,最北处安设神心妙达看戏殿。
整组建筑的东侧还布置了一排铺面房,与圆明园同乐园西侧的买卖街性质类似。含经堂东侧岛屿上设有玉玲珑馆,其中包含正谊明道、林光含碧、鹤安斋、澹然书屋等建筑,还设有西洋水法。玉玲珑馆南侧的映清斋是一组书斋建筑。含经堂西南大岛上建有思永斋院落,主体建筑是一座前后七间的“工”字形平面大殿,其北以游廊环绕一个八角形平面的水池,池北建冷然阁;东部五间林屋的北侧有一个小院,其中堆叠假山,以模仿杭州南屏山慧日峰,还以一组锡铸的建筑模型模拟南屏山下的汪氏小有天园。
海岳开襟位于思永斋北侧水面的圆台上,圆台直径约90米,建有一圈游廊中央为三层楼阁,比拟仙山楼台。长春园四周沿水岸分散布置了一系列的景区。西南岸上的茜园是一座很有江南韵味的园中园,空间曲折,又从大湖中引水为池,池上架设曲桥和过河廊,西部院中竖立的大型湖石青莲朵来自杭州德寿宫遗址。西岸的得全阁又名天心水面,面东向湖而立,其南北两侧分别建有宝云楼和远风楼。北岸从西往东依次为法慧寺、宝相寺、泽兰堂、转湘帆,规模都不大,东北岸的狮子林仿自苏州同名园林,西部环绕水池设清淑斋、虹桥、清闳阁等建筑,东部堆叠假山,山间布置云林石室、延景楼、纳景堂,整体格局与苏州狮子林高度相似。
西南岸还有两处写仿江南园林的园中园,一为鉴园,以扬州趣园为原型;一为如园,以江宁瞻园为原型。长春园的北部有一片特殊的西洋楼景区,平面呈“T”字形其中包含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等建筑和大量的喷泉、雕塑、植物,由供职于宫廷的欧洲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等与中国匠师合作设计完成。主要表现为欧洲18世纪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风格,兼采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是中国皇家园林中首次大规模仿建西方园林与建筑的重要实例。
首先建成的谐奇趣位于西部,以三层水法殿为主楼,左右以弧形游廊连接两座八角亭,楼前辟有海棠形的喷泉水池。其北为*花阵,仿欧洲园林中的迷宫以砖墙分隔成复杂的路径,中央建有一座西式穹顶八角亭。东侧的养雀笼实际上是一座西式穿堂门,门内库房中畜养孔雀等各种观赏鸟类。再东的方外观是一座二层小楼,两侧设弧形楼梯通往二楼,室内设置刻有阿拉伯文字的石碑,传说是乾隆帝所宠爱的维尔族香妃的礼拜场所。其对面建有五座竹亭方外观东侧的海晏堂是西洋楼组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建筑,西部为十一间水法楼,东部为蓄水楼。
同时在西面设大型喷泉水池,池岸竖立十二生肖铜首坐像,按十二时辰顺序依次喷水,近年来经常引起社会